日本在线www-日本在线播放一区-日本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日本在线不卡视频-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成人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漢英時政類同傳常見問題的應對-行業動態-南京翻譯公司|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025-83805317
漢英時政類同傳常見問題的應對-行業動態-南京翻譯公司|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025-83805317

新聞資訊

漢英時政類同傳常見問題的應對

分享到:

時政類同傳是一種有效傳譯信息的方式。 以往的時政類口譯,比如人大會議記者發布會的口譯都是采用交替傳譯的形式,盡管保證了 準確度,但是時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兩個小時的發布會,有一個小時是聽譯員的翻譯。近年來,隨著我國同傳人才的增多,人大的記者發 布會開始采用同傳的形式,這大大提高了傳譯的效率。

人大記者發布會的同傳多為漢英同傳。漢語和英語的語序與句子結構存在諸多差異,同時,對于很多口譯員來說,英語不是母語,輸出的環節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節約時間,保證信息準確,盡量減少信息的缺損,提高漢英同傳質量,譯員需要明確漢英同傳中常見問題的應對策略。以下是筆者圍繞這一論題,以2010年3月6日四部委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記者發布會為例進行的研究。

1 策略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翻譯能力

翻譯能力不是單一的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的能力體現,而是一項包含了諸多因素的綜合能力體現。不同學者對翻譯能力的定 義也不同,其中PACTE研究⑴中的定義最全面且完整,即翻譯能力指翻譯所必備的潛在的 知識與技能,由6個部分組成,包括雙語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two languages )、語言外能力 (extra linguistic competence) 、轉換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工具職業能力(instrumental/professional competence )、心理生理能力(psychological competence )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 。 其中,策略能力最關鍵,它是為解決翻譯過程中 的問題所使用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技能。策略能力可以幫助譯者發現問題,做出決定,解決突發問題以及彌補其他能力的不足。

Nord也強調了策略能力對于解決翻譯中 出現問題的重要性。他認為,翻譯問題是每個譯者在某項具體的翻譯任務中必須解決的客觀存在的問題。Nord把翻譯中問題的共有特點概括為:1)翻譯問題可能出現在翻譯的任何階段;2)可觀察性;3)解決問題的時候,譯者常會使用翻譯策略,即翻譯能力的一個相關要素。進而,Nord強調說,策略能力對解決翻譯問題起關鍵作用,能夠彌補其他能力的不足。同時,他也提出了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譯者為解決問題所采取的策略進行實證研究的必要性。

2 常見問題的應對策略

同傳過程中,譯員需要同時處理聽記譯三個環節,突發情況很多,往往不能達到理想的 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語言能力或專業知識不足,信息接受受阻;2)發言速度過快,信息密集,譯員接受到的是事先擬好的、語法稠密、結構嚴謹的講話稿內容,不熟悉口音,陌生的專有名詞,源語與譯語差異巨大的句型結構等;3) —些簡短和稍縱即逝的數字、專有名詞、縮略語等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或被譯員遺忘。

此次記者發布會中,既有交替傳譯也有同聲傳譯。交傳用于記者提問,同傳用于發言人回答。發布會歷時兩個半小時左右,四位部長分別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每人一位譯員口從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來說,不存在太大問題,問題主要 集中在后面兩個范疇??傮w來看,譯員的傳譯質量很高,面對各種常見問題,巧妙采用了不同的應對策略,傳譯的信息完整準確。

2.1數字突然連續出現

數字絕對是“鬼見愁”,處理起來沒有任何靈活性而言,多少就是多少。譯員的處理策略一般是保證數量級和數字區間等。比如 1829 萬處理為 more than 18 million。

例:關閉了小火電2617萬千瓦,落后的煉鐵和煉鋼的能力分別是2000多萬噸和1600 多萬噸,落后的水泥產能關閉了 7000多萬噸。

譯:We shut down more than 20 million kilowatts of small coal fire generation units.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we eliminated in steel, iron, and cement sectors stood at more than 16 million tons, 21 million tons, and 74 m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發言人說到第一個數字“2617萬千瓦”后,突然加快語速,給出三個一連串的數字。譯員在處理“小火電”時有點啰嗦,可以直接說small coal plants。但是譯員很快冷靜下來,抓住“落后產能”這一同類項,合并處理,大大縮短了和說話人之間的時間差。然后,把大概的數字傳譯出來,這就很好地保證了傳譯質量。

2.2信息很集中的術語

應對術語就是“硬碰硬”,同傳譯員需要 很多臺下的投人和積累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術語就是一個方面。比如CDM (清潔發展機制)是什么,不能光知道其字面的意思,必須理解發言人的講話內容和來龍去脈,才能傳譯出高質量的譯文。為此,譯員就必須查找很多資料,花費很多精力。但是,有時即便準備了很多,還是會碰到不熟悉的術語,這時譯員必須抓住核心意思,進行解釋說明。

例:人民幣跨境結算的試點工作

譯:pilot program of cross-boundary settlement by RMB

例:推進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譯:advance the reform of forest ownership

例:保障性住房建設

譯: constructing government-subsidized housing

因譯員做了準備,以上術語直接譯出,沒有被絆住。

例:實施了汽車、家電等下鄉補貼政策

譯:carried out a program of home appliance and automobile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we provide subsidies to the purchase of these products

這個術語信息量比較大,譯員可能一時沒 有反應出對應的表達,只能說出一些自己當時的理解,為了把意思說全,譯員又補了一句話解釋上一句這樣,就把這個很重要的術語傳譯準確了??梢姡绻F場口譯中,找不到對應的術語譯法,就可以采用這種策略,以便有效地彌補信息的缺漏。當然,如果簡潔一點,這句話也許可以說成subsidize home appliances and automobiles sold to the countryside。

2.3冗余信息過多

四位部長都準備了發言稿,但是,在回答問題時沒有人念稿子,除了講數字的時候看稿子,答案都是信手拈來。然而,脫稿發言時,說話人很容易出現冗余信息。此時,為了節約時間和精力,保證主要信息,譯員必須采用精簡的策略。

例:最后,我還想再說一個數字,我們去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15.5%,如果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了16.9%。這是自1986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

譯:Last year, the total retail sales rose by 15.5%,with an increase of 16.9% in real terms. And that was the highest rate since the 1980s.

譯員沒有陷入發言人的詞語“洪流”,分離剔除了冗余信息,次要信息,比如“最后,我還想再說一個數字”,“如果扣除物價因素”。此外,“最后”沒有譯出來,很是明智,因為緊接著下一段發言人又說了個“最后”。

另外,數字的處理也很巧妙,保留了最 重要的信息。

2.4流水句

漢語口語里有很多流水句,小句一個接一個,很多地方可斷可連。用一串流水句表達,意思流暢自然,但是,這給譯員造成不小 的麻煩。漢語簡單句呈無主謂語主軸,無動詞謂語為核心的平鋪直敘樣態;英語簡單句呈以 主謂句為主軸,動詞謂語為核心的中心輻射樣態[5]。英語不推崇一連串并列的結構,推崇顯現邏輯關系,所以,譯者應該找出流水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但是,這樣做勢必影響時間。在同傳中,時間就是生命,譯員不可能停下來推敲每個流水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為此,譯員需要另辟蹊徑。

例:回過頭看,一年來,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支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回升向好。

譯:If you look back,you’ll find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and strengthen the weak link in economic and social growth. We have given support to steady and robust economic growth to ensure the sound momentum in economic turnabout.

從第一個動詞“發揮”開始,出現了一連串的四個動詞“促進”、“加強”、“支持”、“促進”組成的流水句。譯員果斷地在“支持”出現后,另起一句,避免了一句話過長, 聽者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同時,也減少了譯員在翻譯過程中的記憶負擔。

例:大力增加了政府公共投資,促進重點建設,實施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拉動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增長。

譯:We have increased public spending, with the priority to key projects. We have implemented policy measures to boost consumption, especially consumer demand.

第一個“促進”短語直接變成介詞短語,用介詞結構表現動作,可謂“短平快”;后面從“實施”干脆另起一句,也是減少了聽眾和譯員的記憶負擔;“促進消費”和“拉動內需”意思有重疊,果斷舍棄,只譯出boost consumption。

2.5中心主語姍姍來遲

漢語有時會鋪墊很多才點明主語。中國人習慣的這種表達方法同樣給同傳譯員造成很大負擔。譯員要傳譯這種結構就需要預測出主語,或者等主語出現再張口。很明顯,兩種方法都有風險。如果預測就需要經驗的積累,很容易出錯。出了錯又要回譯,耽誤時間。如果主語前面的鋪墊不是很長,等一會再翻譯是上上策,這樣的譯文會比較流暢。但是,有時等了半天也沒有出現主語,不張口就會丟掉很多有用的信息。

例:從全球不確定、不穩定的形勢來看,從一些金融海嘯震中區國家的高失業率、低儲蓄率情況來講,真正世界消費市場和中國出口的真正恢復還有待時日。

譯:There are a lot of uncertainties in global market, and as you can see, that those areas which are the epic center of the tsunami which still suffer largely from high unemployment rate, there is some time for us to see a complete recovery.

主語其實是“世界消費市場和中國出口”,如果一直等到主語出來,前面的信息早就忘光了。但是譯員把“從……來看”的框架丟掉,直接譯出中間的意思,原信息轉換成短句,后面的主語出現后再另起一句,避免了等待時間過長而漏掉主要信息的危險,保證了傳譯的準確度。

例:大家可以看出,拉動中國經濟主要是我們的國內消費。

譯:You can see what contributed mainly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last year was domestic demand.

原句屬于強調句式,如果一定用it is … that…的句型,還是存在著等待時間可能過長的危險。“拉動中國經濟”剛出來,譯員已經預測到后面是某件事情“拉動中國經濟”,采用了主語從句的結構,這樣的開放式處理便于 譯員往里面填充信息。如果“拉動中國經濟”后面又出來“推動進口增長”、“保證GDP穩中有升”之類的話,譯員也可以不慌不忙地順譯下去。

3結論

通過對此次發布會的案例研究,針對漢英同傳中一些常見的問題,比如數字、術語、冗余信息、流水句、主語不明等,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應對策略:合并重復信息;解釋說明術語;精簡信息;果斷斷句;使用開放性的結構;丟掉無用的結構框架等。當然,任何策略的選擇都是靈活的,只有見招拆招,才能保證譯文的準確度和傳譯的效果。鑒于筆者理論深度的限制,有些問題可能研究得仍不夠透徹,希望本文能為同傳實踐和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南京翻譯公司,南京翻譯,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南京翻譯公司,南京翻譯,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南京翻譯公司,南京翻譯,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

南京翻譯公司市場營銷問題與對策
怎樣做好翻譯(二)---翻譯的技巧

Copyright @ 2005-2020 南京同傳翻譯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16061228

在線咨詢

客服電話

025-83805317

微信咨詢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