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泛的語言,對中國的對外交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英漢,漢英之間的雙語傳譯,在中國“了解別人,宣傳自己”的過程中影響深遠。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到(或讀到)的信息準確快速的由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從而達到傳遞和與交流信息的目的的交際行為。它是人類在跨文化交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基本語言交際工具。口譯活動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將信息來源符號轉(zhuǎn)化為目標語的活動,相反它是一種積極的,具有一定創(chuàng)作性的活動。然而,口譯又是一項很特殊的語言交際活動。說其特殊是因為其具有一些突出特點:首先,口譯是一種不可預測性的語言活動。多數(shù)情況下即使口譯人員事先有準備工作,翻譯現(xiàn)場還是難以預測的。其次,口譯獲取源語言中的思想并將其用目標語言表達出來的時間間隔很短,譯員需在講話人發(fā)言結(jié)束后,立即用目標語言將其思想表達出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譯員幾乎沒有時間進行思索推敲。再次,口譯的內(nèi)容通常是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旅游、科技、教育等等。口譯的上述特點決定了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譯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的學習和訓練,培養(yǎng)并鍛煉一位合格譯員應備的素質(zhì)。為達到不同的素質(zhì),口譯員需作出針對性的訓練。
一、英語基本功
作為譯員,首先應精通互譯的兩種語言,掌握大量的詞匯和極強的聽、說能力,能正確掌握單詞和詞組的詞義、詞性和搭配,能正確運用句型和語法,掌握時態(tài)、語態(tài)等。英漢對譯時必須使譯文規(guī)范化,即所用的詞匯、短語、句子及語法都必須符合本語種的一般規(guī)范和習慣,,要使譯文規(guī)范化,必須牢固而又清楚地掌握英漢兩種語言文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不然譯文將晦澀難懂。因此掌握豐富的詞匯及熟悉應英語語法是譯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有志成為優(yōu)秀譯員的人應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在練習中熟練掌握英語詞匯及句子。此外在漢英翻譯方面也存在著諸多技巧。在翻譯時使用最多的是完全對譯和部分對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同時還可以進行藝術加工來完成翻譯任務。現(xiàn)舉例簡述如下:
(一)完全對譯
凡專有名詞、專業(yè)術語等一般都采用此種方法對譯,不涉及到一詞多義的問題,所以比較好處理,例如:
a.NationalBankofPakistan巴基斯坦國民銀行
b.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EEC)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歐共體)
c.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d.Chicago芝加哥
e.LosAngeles洛杉磯
f.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亞太經(jīng)濟合作組織(亞太經(jīng)合組織)
(二)部分對譯
遇到多義詞時,要根據(jù)它在上下文的意思去確定它的哪一種詞義同漢語(中文)相對應,或者接近之后,才能決定取舍,例如:
a.Whohastornthecoverofmybook?(封面)
b.Wearetodayforwardingyouournewtestkeyunderseparatecover.(信封、封套)
c.Thecoveroftheabove-mentioneddraftwasremittedtoyouonthedateofissuethroughtheCharteredBank,London.(頭寸)
碰到一詞多義的情況時,一定要根據(jù)上下文去找到對應或接近的詞,切忌望文生義。
(三)藝術加工
翻譯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工作,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簡單對譯的情況很少,即使是完全在字義上的對譯,也會發(fā)生語序的變化。英語說"gotoseethedoctor"(直譯為去看醫(yī)生),而漢語卻習慣說"去看(瞧)病"。又如:外國直接投資,常譯成"directforeigninvestment"(直接的外國投資),也有譯作"foreigndirectinvestment"的。兩種譯法比較來看后者更好,因為強調(diào)投資方式的修飾語"直接"一詞緊靠其前,符合英語習慣。
漢語總是把較重要的修飾詞放在所有修飾詞的前面,如:他是一位杰出的受人愛戴的優(yōu)秀教師。這里強調(diào)的是他作出了杰出貢獻,是優(yōu)秀者當中的尖子。可是,英語中還有一個習慣,如果有幾個形容詞同時修飾一名詞,形容詞的順序是由短到長,最長的緊靠名詞的前面,特別是在演講稿中,讀起來鏗鏘有力,富于樂感,更能打動聽眾。因此,上面這句話應翻譯成:Heisagood,belovedandoutstandingteacher.
常用的藝術加工方法有合并、拆散、引申、增加、減少、補充說明等,大家可以在平時多做這方面的訓練。
雙文化的修養(yǎng)
口譯是一種面對面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了解、避免跨文化語用失誤對口譯來說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譯員應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由于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不同,譯員在翻譯時不僅要語言準確,還應使語言符合目標語言的文化習慣。
英語和漢語一般都有對應的語匯,然而在處理具體問題時,由于彼此文化的差異,常常不能完全對應。比如漢語習慣稱亞洲"四小龍",英語雖然可譯成theAsian"fourdragons",但西方人大都叫theAsian"fourtigers"或"fourtigers"inAsia,因為在西方人的眼里,dragon是一種類似鱷魚或蛇,長有翅膀會吐火的怪物,常常守看金銀財寶。成語或諺語更是如此,非但無法對應,有時甚至連原文的蹤跡都沒有了,如"Don'tteachyourgrandmothertosuckeggs",如果按照字面直譯成"不要教你的奶奶磕雞蛋",讓人看了會莫名其妙。要是意譯為"不要班門弄斧",就既表達了原意,也符合漢語語言習慣習慣。
不注意翻譯工作中的雙文化現(xiàn)象,常常會鬧出令人無奈的笑話。下面是一則廣泛流傳的英語翻譯的笑話:
外賓贊美中方朋友的夫人。
外賓:Yourwifeissobeautifulthisevening!
譯員:您妻子今晚真靚!
中方:哪里,哪里。
譯員:Where?Where?(譯員在翻譯時,就缺乏對中西文化的了解,此時根據(jù)西方習慣,譯成Thankyou或It’sveryniceofyoutosayso。)
外賓:Everywhere.
可見雙文化修養(yǎng)對于一個優(yōu)秀譯員的重要性,因此譯員應注意有意培養(yǎng)自身的雙文化素質(zhì),只有具備這種修養(yǎng)才能掌握口譯工作的重點。不同文化有不同典故,因此對于漢英口譯員來說,應該熟讀圣經(jīng)、希臘羅馬神話,莎士比亞等文學作品。觀看外國電影,收聽外國新聞等等,都可以作為了解外國文化的途徑。除此之外譯員也應熟讀四書五經(jīng)及中國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多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慶及文化。
廣博的知識
優(yōu)秀的譯員應是“雜家”,三百六十行的學問,應盡可能地有所涉獵。廣泛的知識面有助于譯員的理解和表達。對所譯內(nèi)容的有關知識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而單憑語言能力去聽去譯是十分困難的;同時,由于口譯的工作性質(zhì)決定譯員不可能事先了解講話人的全部思想和談話的領域,僅了解某一專業(yè)或領域知識的人是不可能勝任溝通講話雙方思想的任務的。
廣泛閱讀百科全書、各種專業(yè)雜志、期刊,藉此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多結(jié)交朋友,也能由此增長見聞。旅游也有助于譯員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特色等等,為口譯工作做準備。
機智的反應
口譯不像筆譯有時間可以慢慢琢磨,擔任口譯員必須時時面對時間的壓力。尤其在同聲傳譯中,口譯者與原說話者之間大約只有三、四秒的間隔,非得有機智的反應才能跟著現(xiàn)場的情形走,以應付各種突發(fā)狀況。在很多情況下,譯員事先不知道交談雙方要說的話,因此難以事先充分準備,需要譯員有極強的應付能力,能夠臨場發(fā)揮,隨機應變口譯翻譯活動中,交際雙方并不希望中介的譯員過多的占用他們交談的時間,這就要求口譯人員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進行口譯的過程中,譯員通常是孤立無援的,無論碰到任何難題都要立即處理。這些都要求口譯員反應靈活、思路敏捷,遇到未聽清或難點時,應根據(jù)上下文和自己掌握的知識,迅速做出判斷,并用目標語言表達出來。
如我國不少口譯員都有著嚴酷的長時間無筆記的現(xiàn)場體驗,如已經(jīng)關燈并正在使用投影儀的昏暗會議廳或課堂現(xiàn)場,有時需要邊走邊一以跟上領導人參觀節(jié)奏的工地或車間操作現(xiàn)場等。遇到這種情況譯員應靈活對待,轉(zhuǎn)述原語的大意以及要點,依賴某種前面探討過的整理原語思維的方法,提高信息輸入的效率,提高整體內(nèi)容的保持水平,這樣就不會影響雙方的交流。又如一口譯員在口譯過程中,遇到發(fā)言人講了一則笑話,可是很難翻譯出其中的情感及笑意但那又必須取得同樣的效果。這時口譯員翻譯到“剛才發(fā)言人講了一則很好笑的笑話請大家笑吧”,雖然在場的聽眾不知道發(fā)言人講了一個什么樣的笑話,但此翻譯卻收到了應有的效果。
口譯實踐的現(xiàn)場是十分復雜的,這就要求譯員反應機智靈活。這種素質(zhì)具有先天性,但也可以通過豐富的練習和實踐經(jīng)驗來改善。
除此之外,譯員還應具備較強的記憶能力、強烈的責任感、與人為善的素質(zhì)、演說技巧與分析能力等等。但總的來說,一個合格譯員應具備兩大方面的素質(zhì):一個關乎專業(yè)知識,優(yōu)秀的譯員必定是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對兩種語言的把握游刃有余;有著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強,能承受高壓工作狀態(tài)。另一個是譯員本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一個合格的譯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隨時隨地學習新知識的習慣等。口譯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熱門職業(yè)。隨著中國對外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加,對專業(yè)口譯員的需求在近幾年也有顯著增加。上海、北京等地各種有關口譯資格證書的培訓和考試也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xiàn)。廣大英語愛好者的興趣有增無減。但成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口譯員不是件易事,這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強化訓練與勇于實踐的勇氣。而且,除了這些必備的因素以外,一名譯員還應具有強烈的職業(yè)道德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以及終身學習的習慣。譯員應正確認識自己的作用和地位,不斷提高翻譯水平和自身素質(zhì)。